家长分享不输液,我们治好了喘息
医院故事 小泽妈 儿子现在两岁十个月了,只要一咳嗽就会喘息,算上这次的喘息已经第三次了,开始自己总以为小孩儿咳嗽就会喘,嗓子里呼哧呼哧的声音,声音听着特别明显,像拉风箱一样的难听。 以前没有听说过“喘”的这个概念。之前的两次“喘息”,医院治疗时,听医生讲的。第一次,在医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手段就是化验血常规、支原体、衣原体和拍X光片,然后吊针;第二次,依旧是“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手段依旧是化验血常规、支原体和拍X光片和输液,结果这一次还同时合并了“支原体感染”。因为孩子偏胖,血管不好找,后来医生给开了阿奇霉素、顺尔宁和桔贝合剂让先观察。再后来,咳嗽有痰,不会吐,我又给加了点化痰的药,吃了两个礼拜的药物,孩子的咳嗽和喘息终于好了。 因为孩子每次咳嗽都比较严重,不久前,我看到海燕大夫的呼吸类疾病讲座,毫不犹豫的拉着好友就参加了,知道了很多以前的治疗误区,也知道了很多过度输液和滥用药的地方,真的学习了很多好的实用的家庭护理孩子的方法。 这次儿子又咳嗽了,开始是干咳,我以为是家里太热太干燥,嘱咐保姆让给多喝水,然后自己给吃了福尔可定,后来又加了阿奇霉素吃了3天,在停药期间,儿子的咳嗽经过我自己一周多的处理也没有好转还越来越严重,已经能听到明显的呼哧声和影响晚间睡眠了,不能再耽误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老公就带着儿子直奔二附院找到了刘海燕医生。刘医生人很好,很热情,对孩子很亲热,还给小朋友发小礼物,让孩子首先没有了抗拒感。我家小泽竟然笑眯眯的超级配合的伸舌头和让刘医生用听诊器检查,这在以前的就医经历里,还从来没有类似情况。 刘医生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发展和用药以后,诊断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在刘医生那里,我第一次了解到,孩子反复喘息,尤其是第三次气喘,要高度重视,定期随访。否则,有可能是“婴幼儿哮喘”而被误诊或过度治疗。刘医生给孩子开了血常规,同时建议我们化验了过敏原。血常规显示有细菌感染,但血项也不算高,不需要输液。过敏源检查的结果提示孩子有食物不耐受情况,刘医生给我们孩子的饮食做了相应的指导。刘医生给我们孩子开了过敏药口服、没有建议打针,让回家好好做雾化帮助平喘。 医院做雾化的辅助器材“储雾罐”刚好卖完了,为了救急,刘大夫出于好心让用一次性纸杯子先做一个简易的,结果药物刚一喷出来,儿子立马就有恐惧和排斥,他吓得大哭起来。刘医生对我说,好好做雾化就不需要打针了,如果雾化做不了,可能还需要打针。医院买一个储雾罐,看看孩子是否还排斥。 我以前从来没有用过储雾罐,实在对这个东西没有概念,为了不给孩子打针,为了减少孩子对储物罐的恐惧心理,我回来就先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储雾罐”的概念,然后想找到本地的一家可以上门看货的,以便可以挑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本地还真有一家,我约好了时间,带孩子去刘大夫那复查完就直奔医疗器械销售处,最终选择了一款带哨音的储雾罐。这个储雾罐的好处就在于药物不会直接喷到孩子脸上,而且孩子吸进去后还会有哨音响起,这样可以帮助家长掌握孩子到底有没有吸入雾化的药物。儿子果然不再排斥做雾化,而且听到哨音响起以及家人给他鼓励和表扬,很高兴的做起了雾化,再也没有了恐惧和排斥。两天下来,孩子的喘息明显减轻了。再去复查的时候我带着储雾罐和药一起去找刘医生。 我家小泽很开心的在刘医生面前演示着雾化的过程,听见刘医生的表扬,我家小泽开心极了!刘大夫还表扬我是“智慧家长”,专门向我约稿,说写出孩子的就医经过,帮助更多的家长学做智慧家长。 刘医生告诉我,现在孩子的病看上去已经完全好了,但是为了预防喘息再次发生,暂时不能立即停药,雾化还要暂时再坚持一段时间,动态观察后期再来随诊。 在刘医生的治疗下,我们淡定面对,定期随访,最后,小泽没有输液就治疗好了喘息,很感谢刘大夫给了我们全家对小于六岁以下儿童喘息治疗的帮助。愿天下喘息的孩子,早日脱离不停输液的困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zhiqiguanyana.com/mxzqgyyy/10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咳嗽别耽误,小心延误病情引发肺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