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支气管炎医案
袁某,男,4个月。年12月10日初诊。 主诉:咳嗽、喘气10余天(其母代诉)。 病史:其母亲说,患儿才4个月,曾经因咳嗽、喘气入院2次了,这是第三次入院调节。 10天前,患儿伤风并渐渐加剧,发烧,咳嗽、喘气,病院儿科诊为喘气性支气管炎入院调节8天,屡次调换抗生素等药输液调节,发烧退,但咳喘仍旧,入院医生无法引荐其母抱儿来诊。 刻诊:精力差,频发咳嗽喘气,破晓4~7点喘气较重,喉中痰声辘辘,无发烧,吃母乳一般,兄弟凉,无汗,大便溏,小就可,舌质淡嫩,舌苔薄白水滑,指纹鲜红稍过风关。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显然痰鸣音和喘鸣音。 六经脉证剖析: 咳嗽喘气,破晓较重,无汗,兄弟稍凉,指纹鲜红过风关,舌质淡嫩,舌苔薄白水滑,为少阴伤寒证。 咳嗽喘气,喉中痰声辘辘,大便溏,舌质淡嫩,舌苔白水滑,为太阴水饮上逆。 六经辨证:少阴太阴合病。 病机:外寒里饮。 调节:小青龙汤加味(免煎配方颗粒,剂量相当于饮片量): 蜜麻黄5g,桂枝5g,干姜5g,旱半夏6g,炙甘草5g,白芍5g,五味子3g,细辛3g,紫菀6g,款冬花6g。 2剂,逐日1剂,沸水冲服mL,嘱其母亲采纳屡次喂服的办法,屡次小批温服。先不出院,但中止十足输液。 二诊:其母诉,当天下昼3点发端服药,至晚上11点左右服完1剂。第二天破晓未再喘,咳嗽也减少了,尚有喉中痰鸣。 方拟小青龙汤合射干麻黄汤(免煎配方颗粒):蜜麻黄5g,桂枝5g,干姜3g,旱半夏6g,炙甘草5g,白芍5g,五味子3g,细辛3g,射干6g,大枣9g,生姜3g,紫菀6g,款冬花6g。 4剂,冲吃法同上,服后痊可出院。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绪: 该案患儿幼小病重,又多日输液,病不除又加剧水饮,脉证合参,辨为少阴太阴合病。少阴伤寒夹太阴、少阴虚寒水饮上逆。 《伤寒论》第40条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烧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与该案证候病机投合,因此,主以小青龙汤解表止咳平喘,温化寒饮降逆。 紫菀、款冬花是降逆化痰止咳的对药,《本经》说紫菀:“味苦温。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款冬花“味辛温。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寒热邪气。”加之以增强止咳化痰降逆平喘之力。 二诊曾经奏效,但依然喉中痰鸣咳嗽,方拟小青龙汤合射干麻黄汤内外双解,重在解除气道痰涎阻滞。 由此案可知,小青龙汤为解表蠲饮、降逆止喘止咳的良方,不管成人依然赤子,辨证确切而运用皆有优良并且赶快的成效。 用好了,有意疗效优于西医。但辨治赤子必然要留心赤子脏腑柔嫩,形气未充,病发轻易,传变仓卒,易寒易热,脏气清灵,易趋病愈等生理病理成效特征,用量当据证研讨,量不要重,中病即止,不成伤及赤子浩气。 本文选自???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zhiqiguanyana.com/mxzqgybl/10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婴幼育儿小儿支气管炎不可盲目使用抗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