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如何规范诊治
白癜风形象大使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24/6188263.html 转自:中国科学报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人类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婴儿多见,尤其是早产儿、患有慢性肺病或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儿童以及老人被感染后病情更为严重,这无疑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近日,医院呼吸科主任郝创利在接受《医学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冬季和春季是RSV流行的高发季,通常从1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3月结束。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尚无针对RSV引起人下呼吸道感染的规范化防治指南。那么,医务工作者该如何对该疾病进行规范治疗和预防呢?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成立了“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制定专家组”,制定了《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版)》(以下简称《指南》)。 “期待《指南》能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提高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防治水平。”《指南》通讯作者之一郝创利表示。 警惕发展为重症 数据显示,年,全球共报告约万例RSV相关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其中万例需住院治疗,10万例0~60月龄儿童死于RSV相关ALRTI。 据建模研究估计,我国每年有21.5万~50万婴幼儿因RSV感染住院治疗,其中小于1岁RSV感染患儿病死率高达5.0%。此外,还有一项研究显示,—年,相关机构对我国例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者进行8种病毒病原体的检测,其中4.5%的患者病原体为RSV,在老年患者中,RSV所致ARTI的比例达7.4%。 特别要注意RSV下呼吸道感染发展为重症。《指南》指出,在儿童人群中,RSV下呼吸道感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小于6月龄、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CH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唐氏综合征(DS)。在成年人群中,大于85岁、慢性心脏病、慢性肾脏疾病(CKD)、免疫抑制人群、慢性肺部疾病则是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通常患者感染RSV可出现喘息、咳嗽、发热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而确定RSV感染的严重程度,对治疗至关重要。 《指南》指出,中度至重度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SaO2)小于92%、紫绀、低氧血症、呼吸暂停、三凹征、脱水、喂养不良、高碳酸血症及基础疾病都是儿童RS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住院指征。成人的住院指征为大于65岁、存在基础疾病、体检存在明显异常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 此外,《指南》还列举了RSV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入ICU治疗的指征。 药物选择有取有舍 一旦被确诊为RSV下呼吸道感染,应该如何诊治呢? 目前临床上还缺乏针对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指南》分别对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支气管舒张剂、抗菌药物、氧疗指征以及镇静药物等进行了推荐。 “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我们不建议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抗菌药物作为常规治疗。”郝创利说。 在支气管舒张剂使用方面,《指南》不推荐RSV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常规使用支气管舒张剂,但建议RSV感染导致反复喘息的患儿,在喘息发作时及早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 而对于成人,《指南》推荐RSV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首选SABA,同时建议RSV感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增加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的剂量和次数,症状仍不能改善时可雾化吸入SABA或SABA+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联合制剂。 在氧疗指征方面,《指南》认为,儿童患者应动态观察及评估病情变化后再使用,成人患者当出现严重感染时应考虑氧疗。 此外,《指南》还对如何选用镇静药物、干扰素以及抗病毒药物AK做了介绍。比如,《指南》不建议RSV下呼吸道感染的重症患儿出现烦躁时常规使用镇静药物,对于机械通气的患儿可考虑使用镇静药物,但要严密监测呼吸、心率等。 综合预防手段必不可少 “虽然任何年龄段人群均可能感染RSV,但我们还是应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zhiqiguanyana.com/mxzqgyzy/12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成年人几乎都有早搏史但你知道现在手机就能
- 下一篇文章: 感染新冠之后,粘痰咳不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