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即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数九寒天,冬至后每隔九天称为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就称为“头九”或“一九”,第二个九天称为“二九”,第三个九天称为“三九”,依次类推,共有9个“九”,到九九81天时,便是“九尽桃花开”了。

冬季天气寒冷

从“一九”至“三九”寒邪达到极盛期

这时人体阳气更显不足

寒邪最易乘虚袭人,引发疾病

如慢性咳嗽、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咳喘疾病

在冬季最为高发,俗称“冬病”

病人经常因为

“透不过气”、“整夜咳嗽”、“痰白量多”

等诸多症状就诊于呼吸科

慢性咳喘性疾病多因长期反复发作,导致患者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病情反复,容易复发,或病后经久不愈,因此要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来防治“冬病”。

选在“三九”时节再进行冬病冬防,通过中药汤剂、艾灸、拔罐等方式来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的防治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在众多的“三九”防病方法中

我院肺病科独具特色的

当推“膏方”和“穴位贴敷”了

“寒冬腊月膏进补,春至体壮可打虎,秋燥时节必无苦,夏日无风也可过。”数九寒天,人体精气内藏,易蓄积以应付寒冷,并满足来年生发的需要,故民间流传着“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的说法。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而定的中医养生原则,膏方正是适应冬天气候环境养生方法,可使慢性咳喘病患者肺卫固,脾胃健,肾气纳,气血和,痰浊去,冗寒除、经脉疏,既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预防咳喘的发作,又能强健脏腑,增强体质,体现了中医寓攻于补,攻补兼施的治疗特色。

因此我科江卫龙主任团队常以对患者主要疾病已获疗效的方剂为基础,针对患者病因与体质从本图治,兼顾各系统的其他症状,适当加入滋补之品,做成膏方予以调补,以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患者可通过汤剂与膏方的轮替治疗,取得了单用汤剂无法达到的疗效。

穴位贴敷疗法

是我科特色适宜技术

即在“三九”天里将配制好的中药膏

根据病人疾病分别贴对应的不同穴位上

经几个小时取下

达到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的一种“内病外治”的传统疗法。具有温经通络、益气助阳的效果,同时按病人的不同疾病选配不同穴位进行中药穴位贴敷预防治疗,达到增强体质,预防发病的目的,效果明显。

另外,冬为阴,夏为阳,在冬季三九时节,利用温经通阳的穴位贴敷,散寒祛湿起沉疴,为这些咳喘等冬病在夏季,阳盛阴衰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下,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进行冬病夏治打下基础,所谓天人合击,这样冬季三九贴,合夏季冬病夏治,两次顺应四时气候,天人合一,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因。

除了上述的冬病冬治疗法

我们科的肺康复

是一项为肺病患者量身订做的

一系列肺病康复计划

肺康复主要包括:呼吸功能训练、健康教育、心理和行为干预及其效果评价,其中呼吸功能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主要包括呼吸肌训练、排痰训练仪。

排痰训练主要由护士指导呼吸肌训练,通过呼吸排痰仪的正确使用,将支气管深部的痰液随着气流的共振和波动排出,廓清气道,减少患者痰液分泌,从而达到改善“咳、痰、喘”的症状。

呼吸肌训练主要分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松弛姿势三方面来训练,具体如下,大家可以学着锻炼起来哦!

(一)缩唇呼吸

改善气管狭窄,减轻呼吸短促。练习前,注意放松肩膀;动作缓慢,将空气尽量呼出。

1、放松颈、肩、背的肌肉,用鼻子缓慢吸气,心里默念:1,2。

2、双唇合起至剩下一条隙缝,如吹口哨,通过双唇缓细地吐气,心里默念:1,2,3,4。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能提高呼吸的频率,舒缓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练习前,先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将手放在腹部,尽量放松紧张的身体和心情。

(三)松弛姿势

松弛姿势是指一些有助于呼吸肌运动的姿势,以减轻呼吸负担,达到松弛的效果。当您感到气短时,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右侧的某种姿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十病区顾培洁编辑:宣传科审核:蒋佳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zhiqiguanyana.com/mxzqgyyy/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