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一、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年版) 本病诊断要点为:多见于2岁内的婴幼儿,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多数先有上呼吸道感染重症,1-2天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天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喘憋,重者出现紫绀,5-7天达到疾病高峰。3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检双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 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0,不同程度下降,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年版) 1.吸氧 2.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喘憋仍无缓解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 4.抗感染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5.对症治疗:脱水的治疗,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有代谢性酸中毒,可予碳酸氢钠补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按相应危重症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一下情况容易发展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因此不建议进入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1)年龄小于3个月 (2)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 (3)伴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气道畸形、唐氏综合症等患儿。 (六)入院后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尿常规、粪常规 (2)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3)呼吸道病毒检测 (4)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 (5)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6)胸片检查 (7)心电图 (8)血气分析检测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七)入院后3-5天 1.根据患者兵器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检测 (2)肺功能测定 (3)心电图复查 (4)血清过敏原检查 (5)超声心动图 (6)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 (7)支气管镜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八)出院标准 1.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 2.连续3天腋温37.5℃ 3.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7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寻找病因。 二、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zhiqiguanyana.com/mxzqgyyy/5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震撼国家卫计委发布个临床路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