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概论 人类试图通过器械来观察自身体内的管腔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内镜的真正发展还是起于近代,一般可将其发展阶段分为:硬管式窥镜、纤维内镜、超声与电子内镜等。 年,有“支气管镜之父”之称的德国科学家古斯塔夫·凯伦,首先报道了用长25cm,直径为8mm的食管镜为一名患者从气管内取出骨性异物,从而开创了硬质窥镜插入气管和支气管进行内镜操作的历史。随后支气管镜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硬质支气管镜阶段、纤维支气管镜阶段和现代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视硬质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等共用的三个历史阶段。 传统硬质支气管镜 古斯塔夫·凯伦之后,美国医生薛瓦利埃·杰克逊受到很大启发,年薛瓦利埃·杰克逊因对食管镜进行了改良,发明了历史上真正的硬质支气管镜,被誉为美国的“气管食管学之父”。薛瓦利埃·杰克逊给予食管镜安装了独立的目镜,并在其末端设置了一个小灯,发明了用以照亮远端气道的辅助管道照明系统以及气道分泌物的吸引管。同时,他为支气管镜技术制定了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利用他改进的气管镜挽救了无数气道异物患者的生命。年W.B.Saunders公司出版了薛瓦利埃·杰克逊所著的关于气管镜、食管镜和胃镜的专著。 MayoClinic的Anderson等在年描述了运用硬质支气管镜获取了一例疑诊结核的双肺弥漫性病变患者的肺组织标本,并确诊为转移性腺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20世纪中叶,Broyles等进一步发展了光学长焦距镜头、使其既能观察前方,又能旋转角度观察其他方向,从而能够检查双侧支气管和双肺上、下叶支气管,还设计了各种钳子,使硬质支气管镜成为当时胸外科的主要诊疗手段之一,奠定了现今各型硬质支气管镜的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zhiqiguanyana.com/mxzqgycx/8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招商治疗支气管炎,止咳用药氢溴酸右美沙
- 下一篇文章: 慢性支气管炎食疗有哪些以这3点为原则,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