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凤琴,今年六十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儿子早年去南方打工,结了婚就在那儿定居了,女儿刘萍结婚后住在市区,和她的丈夫、婆婆。老伴三年前去世后,我一个人住在乡下,平日里也就是种种菜,和邻居们唠唠嗑,生活倒也还算平静。只是自从去年年底开始,我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尤其是咳嗽,的,半年了也没见好转。

村里的卫生室去了几次,医生给开了些药,可效果总是不明显。再加上年纪大了,身体各方面都不如从前了,心里也免不了担心。我想着去市区女儿家住一阵子,让她照顾我,医院好好查查身体。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一提起这事,女儿竟然坚决反对。

“妈,不行,我这里实在不方便。”刘萍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焦急,电话里甚至能听到她压低声音,像是在怕被谁听到似的。

“萍儿,你爸去世这么多年了,我也没想着麻烦你们。可这咳嗽半年多了,一直不好,我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大毛病。”我轻轻咳了两声,想让女儿听到我的虚弱。

“妈,我知道你身体不好,我也心疼你,可是我这儿真的是……哎,我也没法说。”刘萍话里有些犹豫,但还是坚决拒绝了我。

我心里有些不舒服,女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冷漠了?她从小就听话懂事,结婚后和婆婆一起住,起初我们担心她会被婆家欺负,可她说婆婆性子好,日子过得也算顺心。现在她不肯让我去住,难道是怕婆婆不高兴?想到这儿,我的心里更不是滋味。

“你婆婆有意见是不是?我又不是去长住,咳嗽好了就回来的。”我试探性地问道。

“妈,不是我婆婆的问题。”刘萍的声音明显低了下来,带着一丝无奈和羞愧,“我现在自己也不是过得好好的,我也是寄人篱下啊。”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惊,女儿的日子并不像她表现得那么好?我急忙追问:“什么叫寄人篱下?你不是和你婆婆住在一起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刘萍叹了一口气:“妈,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婆婆身体不好,我这几年基本上都是在照顾她,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压在我头上。我老公工作忙,家里的事他也顾不上……再加上婆婆那边的亲戚时不时来家里住几天,根本没有空余的地方。”

我愣住了,女儿竟然过得这么辛苦?想到她从来没在我面前抱怨过,反而总是安慰我说一切都好,我的心不禁揪了起来。

“那你老公呢?他就这么不管?”我皱着眉,心里替女儿不平。

“他工作忙,一天到晚在外面跑,家里的事他不管也没办法。”刘萍的声音里有些无奈,又有些委屈,“再说了,我也不好老是抱怨,我现在住的是他家的房子,婆婆年纪大了,我得照顾她,这是应该的。”

“可你也是我女儿啊!我就你一个女儿,我不指望你对我多好,但你怎么也不能让我连你家门都进不了吧?”我的语气开始有些激动,咳嗽声也变得猛烈了些。

电话那头,刘萍也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口:“妈,我也不想这样,但我这边真的是顾不过来。如果你真的想来看病,医院,住院也好,看看医院,我也能多陪陪你。”

“住院?我只是咳嗽,哪至于非得住院?”我的情绪有些失控,声音都变得尖锐起来。虽然明白女儿有自己的难处,但被女儿拒绝让我心里格外难受,仿佛被她推到了家庭之外。

“妈,我求你了,你就别为难我了好不好?我现在过得本来就不容易,你来这儿只会更麻烦。”刘萍的声音带着乞求,我能听出来,她是真的不想让我去。

我把电话挂了,心里堵得慌。她说的那些理由,虽然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寒心。想着老伴去世后,我,平日里也没人说话,生病了想让女儿照顾竟然都这么困难,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回想着女儿电话里的话。她说自己也是“寄人篱下”,难道她的婚姻真的那么不幸福吗?我想着要不要去她家看看,哪怕只待几天,也许能帮她分担一些家务。可转念一想,她已经拒绝得这么明显,我若是硬去,只怕会引起更大的矛盾。

第二天一大早,我还是去了村卫生室。这几个月我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来一趟,医生见我来,都不再多问,直接给我开了些止咳的药。我知道,这些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医院看病,一个人去市里太麻烦,找儿子儿媳,他们在南方工作,根本指望不上。找女儿吧,昨天刚被她拒绝了,怎么好意思再提?

“刘大姐,还是没好啊?”卫生室的医生见我咳得厉害,忍不住摇头,“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我点点头,心里也是无奈。乡下的医疗条件有限,我也知道,医院,真的觉得心里发慌。

回到家后,我独自坐在堂屋的藤椅上,屋外阳光很好,洒在庭院里,可我心里却一片阴沉。正想着,邻居张婶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凤琴啊,你这两天怎么都不见你出来啊?我还以为你又去市里了。”张婶是我多年的老邻居,一直和我关系很好,平日里有什么事也总是互相照应。

“哎,这不是身体不舒服嘛,懒得动弹。”我叹了口气,抬头看了她一眼。

“你这咳嗽半年了吧?怎么还不好?”张婶关切地问。

“医院看看。”我苦笑了一下,“可我一个人怎么去啊。”

张婶皱了皱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那你女儿呢?她不是住在市里吗,怎么不去她那儿住几天?”

我摇了摇头,想到昨天女儿的拒绝,心里又是一阵难过。

“哎,说来话长。”我勉强笑了笑,把昨天和女儿通话的事情大概讲了一遍。

“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说呢?”张婶听完有些气愤,“你这都咳了这么久,她就算再忙也该照顾你几天啊,怎么还能拒绝?”

“她也有她的难处,婆婆身体不好,她得伺候着。”我替女儿辩解了一句,但心里的委屈却没有因此减少。

张婶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唉,现在的孩子都这样,忙着自己的小家庭,哪还顾得上咱们这些老人啊。”

听到这话,我心里更加酸楚。

我和张婶聊了会儿天,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可咳嗽还是没见好转,尤其到了晚上,连睡觉都成了难题。每次一躺下,喉咙就痒得厉害,咳得胸口生疼。

“不能再拖了,”我自言自语,“医院检查是必须的。”

几天后,医院看看,虽然心里还有些忐忑,但实在是没有别的选择。收拾好简单的衣物,第二天一早,我坐上了去市区的长途车,打算一到市里就去找女儿,哪怕住不上她家,医院。

车到了市里,我下车后给女儿打了个电话。

“妈,你怎么来了?”刘萍电话一接通,声音里满是惊讶。

“我自己过来看看,反正这病拖着也不是办法。你工作忙的话就算了,医院挂个号。”我说得平静,心里却希望女儿能主动提出陪我。

电话那头,刘萍犹豫了一下:“妈,我这两天确实挺忙的。这样吧,我帮你联系医院,你直接去那儿,我回头再过去看你。”

听她这么说,我心里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答应了。医院的地址,我按着她发的路线,打了辆出租车过去。

医院,挂号、检查一系列流程走下来,已经是中午了。医生给我做了个详细的检查,可能是慢性,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医生建议我住院观察几天,我想着反正一个人在家也不方便,就答应了。

刚办完,刘萍终于匆匆赶来了。

“妈,你没事吧?”她一进病房,就急匆匆地问道。

我抬头看着她,脸上挂着疲惫的神色,心里有些酸楚,但还是笑了笑:“没事,就是做个检查,医生说住院观察几天。”

“妈,你怎么一个人就来了?”刘萍的脸上带着些许责怪,“你早点跟我说嘛,怎么能一个人跑这么远?”

“我不想麻烦你,知道你工作忙。”我语气淡淡,没想再提之前她拒绝我去她家的事。

刘萍看我这么说,表情有些复杂,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道:“妈,不是我不想照顾你,真的是家里太挤了,我现在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婆婆身体不好,还要照顾她……”

“我知道你忙。”我打断她,心里压抑着的委屈又冒了出来,“可我也是你妈啊,难道我来住几天就这么难吗?”

刘萍低下头,轻声说道:“妈,我真的不是故意不接你,我现在也是寄人篱下,家里的房子是婆婆的,亲戚们时不时来住,根本没有空房间……”

听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眼眶一红,哽咽着说道:“你是我女儿,我这大半年来病成这样,也没指望你多照顾我几天,可你现在连个住的地方都不给我!你说你在你婆婆家寄人篱下,可我又能靠谁呢?”

刘萍听了我的话,也有些慌神,赶紧握住我的手:“妈,我知道你委屈,可是我也有我的难处啊。你要是不住院,我就在外面给你找个地方住,医院,晚上再回去照顾婆婆,好不好?”

我看着女儿的脸,心里又气又疼。她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要辛苦,但我毕竟是她的母亲,我只是生病了想要她的照顾,为什么事情变得这么复杂?我不再说话,只是靠在病床上,轻轻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几天,医院里,女儿每天白天来陪我,晚上回去。她每次来,都是一脸疲惫的样子,偶尔还要接婆婆家里打来的电话,一边照顾我一边匆匆处理家里的琐事。我看着她忙碌的样子,心里开始隐隐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一天晚上,病房里安静得只剩下我和病床旁的点滴声。正当我昏昏沉沉准备入睡时,突然听见有人敲门。我一抬头,居然是张婶。

“凤琴啊,我来看看你。”张婶笑着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些水果。

“张婶?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我有些惊讶,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哎,别动,别动。”张婶赶紧摆手,“我听你家萍儿说你在这儿住院,刚好我也进城有点事,就顺便过来看看你。”

我心里一暖,笑着说道:“真是麻烦你了,还特意跑一趟。”

张婶坐在病床边,关切地问道:“怎么样,医生说什么了?是不是得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啊?”

我叹了口气:“医生说是慢性支气管炎,得好好调养,估计要住院几天。”

“那你女儿不是天天来陪你吗?她也够辛苦的。”张婶低声说道,眼里满是关切。

我点点头,想到女儿每天这么奔波,心里有些:“是啊,萍儿每天来回跑,照顾我也照顾她婆婆,真是为难她了。”

张婶看了我一眼,似乎是有些话想说,但又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开了口:“凤琴啊,我听你家萍儿说,你一直想去她家住,可她一直没让你去,是不是因为她婆婆的缘故啊?”

我抬头看着张婶,叹了口气:“她婆婆身体不好,家里也没空房间,我也不想给她添麻烦。”

张婶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听说她婆婆好像不是那么好相处的,萍儿现在估计是里外不是人,想照顾你,又怕她婆婆有意见。”

听了张婶的话,我心里一沉。原来女儿的处境比我想象得还要复杂,她在家里不仅要伺候婆婆,还得担心婆婆对我的态度。怪不得她那么坚决地拒绝我去住,她是不想让我卷入这些麻烦中。

“哎,我这个当妈的,真是……”我喃喃自语,心里满是无奈和心疼。

张婶拍拍我的手,安慰道:“别想太多了,萍儿不是不孝顺,她只是被两边的事情夹在中间,难做人啊。”

我点点头,心里百感交集。作为母亲,我明白女儿的难处,可同时,我也觉得自己。这种矛盾让我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好。

第二天,刘萍又照常来看我,一进病房,脸上还是带着疲惫的神色。我看着她,心里一软,决定不再为难她。

“萍儿啊,医院住几天,等病情稳定了,我就回乡下,咱们就别折腾了。”我轻声说道。

刘萍愣了一下,赶紧走过来拉住我的手:“妈,你别这样,我知道你是怕我辛苦,可你自己一个人回去,我怎么能放心?”

“我在乡下住着也没什么大问题,邻居们都照顾我,张婶家也离得近,有事找她就行。”我轻声劝道,“你自己压力也大,别再为难自己了。”

刘萍的眼眶红了,轻轻擦了擦眼泪:“妈,对不起,我真的……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着女儿这么难过,我的心疼得厉害,但也明白继续坚持只会给她带来更多的麻烦。唉,做母亲的,到最后总是要为孩子着想,哪怕自己再苦再累。

我住院的这些天,女儿每天都在病房和她家之间来回奔波,忙得不行。看着她疲惫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她没有明确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她在婆家那边压力很大。几次我想开口问她到底家里发生了什么,可看她总是含糊其辞,我也没再追问,怕她为难。

住院的第六天,医生告诉我情况有所好转,差不多可以出院了。我松了一口气,医院这种地方,住久了让人心情更压抑。听到这个消息,刘萍也松了一口气,立刻开始帮我办理出院手续。

那天,我出院后并没有直接回乡下,而是和刘萍一起去了她家附近的一个小旅馆。她坚持让我暂时住在这里,说是方便照顾我,也不用让我在她家和婆婆一起挤。虽然心里有些不情愿,但我也不想给她再添麻烦,只好先答应。

旅馆的房间不大,但很干净,住着也还算舒服。刘萍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后会过来看我,中午会赶过来陪我吃午饭,晚上又回去照顾她婆婆,日子过得匆忙而疲惫。我知道她每天奔波两边,心里愧疚,可又无计可施。

“妈,你要是在这里住不习惯的话,等过几天我再去找个环境好一点的地方。”刘萍一边帮我收拾东西,一边说道。

“萍儿,我住这里挺好的。你别再折腾了。”我看着她憔悴的脸,忍不住说道,“你这段时间累坏了,再这么下去,你的身体也会垮的。”

刘萍闻言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低声说道:“妈,我没事的。你身体好转才是最重要的。”

“可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我皱了皱眉,“你别总是这么奔波,家里的事能让你老公帮忙一点就让他多分担点,别什么都自己扛。”

刘萍轻轻叹了口气:“我老公……他工作实在太忙了,家里的事也确实顾不上。”

听到这话,我心里有些不悦,忍不住说道:“再忙也不能什么都丢给你啊!你还得照顾婆婆,又要带孩子,现在还得分心照顾我,他难道一点忙都帮不上?”

刘萍无奈地摇摇头,似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妈,你别管我了,你只要安心养好身体就行。等你身体彻底好了,我再送你回乡下。”

我知道她不愿意多说,也不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可这件事在我心里始终压着,尤其是想到女儿在家里的处境,我的心里就堵得慌。

几天后,我终于忍不住,打算去她家看看,看看她和婆婆到底是怎么个情况。那天中午,刘萍刚送我吃完午饭准备离开时,我提出了这个想法。

“萍儿,我今天想跟你一起回你家看看。”我故作轻松地说道,“反正也没什么事,我也想见见你婆婆,看看她身体怎么样了。”

刘萍闻言愣了一下,脸色变得有些紧张,赶紧说道:“妈,不用的,家里乱得很,没什么好看的。你还是好好在旅馆休息吧,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她的反应让我更加觉得事情不对劲。我皱了皱眉,认真地说道:“萍儿,我就是想看看你家,没别的意思。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的。”

刘萍见我坚持,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那今天下午我下班了带你过去。不过,妈,你去了之后,别和婆婆多说什么,她最近脾气不太好。”

听她这么说,我心里更加疑惑,但没有再多问。

下午,刘萍下班后来接我,带着我一起回到了她家。她家住在市区一个老旧的小区里,楼房不高,环境也不算太好,楼道里堆满了各种杂物,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刘萍带着我上了楼,一边走一边小声说道:“妈,等会儿你进去就随便坐坐,家里有点乱。”

我点点头,跟着她走进了她家。

进了门,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婆婆,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她看起来年纪比我大些,头发已经花白,神情却有些倨傲。看到我进门,她微微抬了抬眼皮,冷冷地说道:“你来了?”

我赶紧笑着应道:“阿姨,您好,打扰了。”

她婆婆冷淡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刘萍赶紧拉着我坐下,给我倒了杯水:“妈,你坐这儿歇会儿,我去厨房看看晚上做点什么菜。”

我点了点头,随口问道:“你婆婆平时吃什么啊?我也帮你看看。”

刘萍正要开口,她婆婆突然插了一句:“她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没什么特殊的。”

那语气虽然平淡,但我还是能听出其中带着的不满和微妙的敌意。我心里一惊,顿时明白了些许刘萍的难处。

刘萍干笑了两声,赶紧转身去了厨房。我坐在客厅里,心里有些不自在,却又不好说什么。客厅的电视声音开得很大,我尝试找些话题打破尴尬的气氛:“阿姨,听萍儿说您最近身体不太好,我看您气色还是不错的。”

她婆婆头也不回,继续看着电视:“身体不好是常态了,这把年纪了,还能指望什么?”

我尴尬地笑了笑,没再说话。过了一会儿,刘萍从厨房里出来,招呼我:“妈,饭差不多好了,咱们再等一会儿。”

我点了点头,看着她,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吃饭的时候,气氛依旧有些紧张。刘萍的婆婆话不多,只是偶尔冷冷地插上一两句,刘萍则一脸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惹她婆婆不高兴。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女儿在家里显然过得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压抑。

饭后,我和刘萍回到了她的卧室。卧室不大,摆放得很紧凑,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看着这狭小的房间,我突然明白了刘萍为什么不让我来住的原因。她的本来就有限,还要兼顾婆婆的情绪,确实无法再腾出地方接纳我。

刘萍低声对我说:“妈,你看,我这儿真的是挤得很,婆婆最近脾气也不好,我怕你来了她不高兴。”

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叹了口气:“萍儿,我理解你,妈不是怪你。”

刘萍听了这话,眼眶突然红了,声音哽咽着说道:“妈,我对不起你,真的对不起。”

看着女儿这样,我心里难受极了,轻声说道:“傻孩子,别说这些。你有你自己的生活,妈只希望你过得好。你放心,等这次病彻底好了,我就回乡下,不会给你添麻烦。”

刘萍哭了出来,紧紧握着我的手,哽咽着说道:“妈,我真的不想你走,可我……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看着她,心疼得厉害,却也无能为力。我知道她夹在家庭的压力和对母亲的责任之间,进退两难。作为母亲,我心里也满是无奈。原本想着能在她这里住几天,却不想连这样的愿望都显得如此奢侈。

最终,我还是决定早点回乡下,免得给女儿再添负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zhiqiguanyana.com/mxzqgybl/1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