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52897.html

随着“新十条”的推进,疫情管控进一步放开,国内外人群流动加剧,流感病毒业已伺机而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提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

新冠叠加流感,警惕合并风险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和感冒仅一字之差,却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严重流感可致死。常见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曾引起多次世界大流行,其宿主分布广泛,传染性最强,致病性高。

年,我国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流感合并新冠感染将导致人体细胞中新冠病毒复制增加1万倍。年,武汉大学徐可教授和蓝柯教授课题组研究了流感与新冠感染的关系,发现甲流与新冠共感染时,ACE2水平可升至28倍,而ACE2的上升将极大促进新冠的感染速度和严重度,肺组织的病变程度也更高。这意味,甲流会大大增强新冠感染概率;同时二者在体内可发生共感染,犹如火上浇油,使得新冠病毒的感染性增强进而导致更严重的病情。为此,研究特别指出了新冠大流行期间做好流感预防的重要性。

11月2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提醒: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如果叠加感染新冠病毒,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流感不像新冠,是有抗病毒药的

对于特定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上策必然是抗病毒治疗。流感可能带来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并发症,从而造成住院甚至死亡。面对流感,第一时间进行抗病毒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家庭成员交叉传染,是防控流感的重要一步。

上周,《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版)》(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在流感季给予临床医生更多指导。这一版本的《共识》对抗流感药物进行了重新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玛巴洛沙韦。有助于快速阻断流感病毒传播,退烧快,全病程只需口服1次,24小时缓解症状。适用于12周岁及以上的甲流、乙流患者。为此次《共识》新增药物,已纳入国家医保。

奥司他韦。每日口服2次,连续5天,适用于1岁以上甲流、乙流患者,医保覆盖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

阿比多尔。每日口服3次,连续5天,适用于成人甲流、乙流患者,医保覆盖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

流感通常有“一痛、二烧、三乏力”的症状,意味着除了咳嗽、咽痛、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外,还可能有全身症状,比如头疼、高热、肌肉关节酸痛、严重疲乏等。流感和新冠症状极其相似,一旦发热,排除新冠的同时,别忘了甄别流感,及早对症治疗,隔断传播。

流感+新冠,防护功夫在日常

新冠+流感,这个冬天或许不会特别好过,我们能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特别是高危人群。尽管流感对全人群普遍易感,但小于5岁的儿童和大于65岁的老人,以及孕产妇、肥胖者和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必须提高警惕,强化早诊早治意识。

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简单,也是最省钱有效的预防措施。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病毒接触,降低感染风险。在流感高发间,应适当增加洗手频率,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现在疫情管控措施放宽,仍建议保持戴口罩的习惯,可防止飞沫传播,戴口罩时要符合规范,将鼻夹夹住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保证营养,提高免疫力。提高自身免疫力,相当于在体内设下了一道防病毒屏障。除加强运动外,还可以在饮食上有所侧重,适当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肉、鸡蛋、牛奶等,维生素C有助增强免疫系统,建议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

家庭小药箱中备齐药物。不仅要准备好缓解新冠感染症状的药物,还要囤些抗流感病毒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出现流感症状后,最好在48小时内快速治疗,以阻断病毒传播进程,防止家庭成员间的交叉传染。

流感绝不是可以忽略的“小病”,当下特殊时期更要积极准备。未感染时,加强个人防护;一旦感染,及时对症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积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xzhiqiguanyana.com/mxzqgybl/11208.html